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
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
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
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第62號)
《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于2025年10月1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5年10月11日
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
(2025年10月11日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促進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氣象互利合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合作發展方面開展的氣象觀測、預報、預警、服務和科技創新等活動及相關促進工作。
第三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資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的溝通協商,推動解決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合作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落實國家和省氣象發展的相關規劃,推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業務深度融合,拓展合作發展空間。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合作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
第四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推動完善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氣象業務交流會議模式,落實會議確定的合作事項和發展目標,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氣象業務合作。
第五條 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聯合開展氣象科學知識普及活動,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宣傳,提高公眾的氣象科學素養和防災減災能力。
第六條 省和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共建氣象探測設施,建立和完善氣象觀測站網,參與建設地球系統立體綜合觀測系統,加強協同觀測。
第七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部門開展臺風、暴雨、高溫、寒冷等重大天氣過程的聯合會商,提高天氣預報預警水平。
第八條 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部門共享預報預警信息,加強預報預警信息的社會傳播,便利公眾及時、準確獲取相關信息。
支持在口岸、跨境公共交通工具的顯著位置播報或者顯示粵港澳相關地區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等信息。
第九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組織開展低空飛行、海上生產作業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技術研發,推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的技術交流合作,探索為跨區域低空飛行和海洋牧場、海上風電等的發展提供氣象服務。
第十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根據跨區域大型賽事、節慶等重大活動的需要,推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部門聯合開展氣象保障服務。
第十一條 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加強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交流合作,開展氣候變化影響的監測與評估,共同編制、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提升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第十二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會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本省氣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氣象部門網間互聯寬帶擴容,保障氣象數據安全傳輸和實時共享。
第十三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的溝通協商,推動氣象領域的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的確認、實施和推廣。
第十四條 支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氣象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加大對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科研聯合攻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引進以及參與國際氣象交流合作的支持力度。
第十五條 支持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氣象工作機制,探索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氣象預報預警中心,推動構建與琴澳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氣象服務體系,完善協同機制,提升氣象服務水平。
第十六條 支持南沙建設氣象導航中心,推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強海洋氣象觀測能力建設,提升遠洋氣象導航服務能力,為海上運輸重要航路和重要支點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第十七條 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推進人工智能與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預測、數值預報等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推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方面加強數值預報、氣象災害早期預警等領域合作,提升區域防災減災能力。
第十八條 本條例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